「早摘」、「高多酚」橄欖油 能喝得出來嗎?

答案是可以的。 讓專業油評師告訴你,如何透過有系統訓練過的味蕾做出感官評鑑,從橄欖油的香氣與口感,判讀出油品的風味層次與多酚含量的相對高低,進而推估出是否為早摘或是高多酚油品。
2025-08-04
by Chic Taste 曼時油評師 Miranda

早摘橄欖油 = 質量橄欖油 = 高多酚橄欖油??!!

NO!! 不是所有橄欖品種都適合早摘! 不是所有果種都能稱為高多酚果種!

近兩年,橄欖油品質相關話題中,炒作最厲害的無異是「早摘」與「多酚」。

📌並不是所有橄欖品種都適合早摘!
早摘果實榨出的橄欖油在多酚含量上的確通常較高,風味也更加濃郁、層次豐富。
但你可能不知道——並不是所有橄欖品種都適合早摘!

若將量產型果種強行提前採收,風味未必理想,還違反果實最佳成熟期,可能導致出油率降低,讓成本大幅上升,
此舉明顯不符經濟效益,因此願意做「早摘」的莊園,其實不多,只有極少數對品質極度講究的產地與莊園願意實行早摘。

📌不是所有果種都算是高多酚果種!
橄欖多酚的確對於身體在抗發炎、提高身體質量代謝上具有科學實證的益處。
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橄欖品種都能稱作「高多酚果種」!

有些果種天生多酚含量就偏低,或者是屬於量產型果種,即使提早採摘這類品種,
其多酚含量相較於同品種的晚摘果實或許略高,但仍難以達到真正「高多酚橄欖油」的標準。

如何辨識一瓶橄欖油是否具備「早摘」或「高多酚」的典型特質?

感官辨識中的香氣與口感,是判斷油品風味層次與多酚含量的重要依據

橄欖油的感官評鑑中,香氣與口感是判斷油品風味層次與多酚含量的重要依據。
以下兩個簡單的觀察點,可協助辨別一瓶橄欖油是否具備「早摘」或「高多酚」的典型特質:

🔹 氣味辨識:(嗅聞)
橄欖油若聞起來香氣清淡,果香成熟卻缺乏青草、青蘋果、番茄葉等青澀草本氣息,則大多非早摘橄欖所製。
早摘油品通常保留了果實未完全成熟時的鮮綠氣味,具有鮮明而有生氣的草本調性,這也是其風味辨識的核心特徵之一。

🔹 口感表現:(品嘗)
若油品入口滑順、幾乎無苦感與辛辣尾韻,這表示其橄欖多酚含量可能偏低。
真正的高多酚橄欖油會在舌面與喉嚨處帶來清晰的苦味與刺激性辛辣感,這不僅是風味特徵,
也是證明橄欖多酚存在的天然表現,更與油品的抗氧化能力密切相關。

橄欖油的感官辨識為何如此重要?

因為只有你的味蕾能給你最誠實的回饋

橄欖油的風味不僅代表了產製職人的風格特色,更是其品種、果實成熟度、採摘時點與製程品質的整體反映。
透過感官辨識,無須困於無法判讀的市場資訊,你的味蕾便能初步判斷油品是否具備其標榜的品質特性。

如果想讓自己的味蕾更加敏銳,歡迎加入我們味蕾師訓練課程!你也可以是專業好鼻師!
看商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