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油如何選購?專業油評師揭露3個最常中招的橄欖油選購陷阱

許多人一心想吃得健康,然而在各種「專業導購文」和「網紅專家推薦」的包圍下,卻不知不覺踩進橄欖油的選購陷阱,結果不但沒吃進好油,還傷了荷包。讓專業油評師告訴你,你真的買對了嗎?
2025-08-05
by chic taste 曼時油評師 Miranda

1.只要是EVOO (特級初榨橄欖油) 就是好橄欖油!?

⚠️特級初榨≠高品質,你可能買到的是假EVOO

由於歐盟對出口至歐盟以外地區的油品,在產品標示上的規範不夠嚴謹,
導致「特級初榨橄欖油」(EVOO)這個名稱被廣泛濫用,幾乎成為橄欖油的通用標籤。

市面上因此充斥著大量品質低劣或類初榨油品,儘管不符合真正EVOO的標準,卻依然堂而皇之地掛上EVOO標示販售,
讓消費者誤以為只要買EVOO就是買到好油,實則未必。

2.原裝進口的橄欖油就不會有調和油?!

⚠️原裝進口≠100%果實橄欖油

別被進口標籤和包裝質感掩蓋了品質的真相!

標示「原裝進口」並不代表你買到的就是100%純果實橄欖油。
許多品牌早在國外完成混油調和與裝瓶,再進口回台灣販售。
看似高級、掛著莊園光環的包裝,往往只是包裝精美但品質一般的調和油罷了。

3.酸價是什麼? 橄欖油酸價越低表示油品質越好? 營養價值越高?

⚠️低酸價≠高品質≠高營養價值

酸價只是反映油脂新鮮度的指標之一,並不代表整體品質,也非營養價值保證。

酸價代表油品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理論上酸價越低,代表油越新鮮。
然而,油品如果經過高溫除臭或脫酸等精煉處理,酸價也會被「處理」得很低,
同時,也破壞了橄欖油中最珍貴的營養成分與天然多酚抗氧化物質,甚至連風味都所剩無幾。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某些精煉油的酸價,反而比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還低。

實際上,酸價並非法規強制要求標示於包裝上的資訊,因為它僅反映油品於生產完成時的初次檢測結果。
橄欖油在經歷裝瓶、運輸、倉儲等過程後,酸價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化,
最終送達消費者手中時,其酸價往往已與初始檢測值不同。

因此,酸價僅能作為參考指標,並不足以單獨用來準確評斷橄欖油的品質優劣。
然而,市面上仍有不少業者強調其油品酸價數值,尤其在調和油產品上更為常見,
這類訴求多是利用消費者產品資訊落差,而實行的行銷操作,而非品質保證。

對油評師來說 真正的好橄欖油應保有天然多酚與完整營養,而非只是「數字漂亮」

貨真價實的質量油品,不是靠行銷話術堆疊出的噱頭取勝,而是回歸營養、風味與產製工藝的本質。
而評估一瓶橄欖油的好壞,還是要回到感官評鑑—用味蕾來體驗油品的風味和口感。
好油一喝就知道,調和油也是。

🛒 買橄欖油前,別再被包裝、數字或浮誇文宣誤導而踏入採購誤區。
先搞懂這3個選購誤區,再下手也不遲。
看商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