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健康感」包裝洗走判斷力
想要高多酚,你要選橄欖葉萃取?還是果實本身?
隨著橄欖油在亞洲健康飲食市場快速普及,我們常在推廣特級初榨橄欖油時強調:「橄欖多酚,是橄欖油保健力的關鍵」。但沒想到,業者的商業嗅覺比我們更快。
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打著「高多酚」、「橄欖多酚濃縮精華」、「葉萃補充劑」的產品,從粉劑、液體到膠囊應有盡有。只要能夠快速吸收、快速見效、快速行銷,彷彿就能取代真正的橄欖油。
也因此,我們收到了這樣一個提問:
「最近跟朋友聊天,有個問題想請教品油師。
橄欖油生飲有健康益處,特別是高含量的多酚物質。
可是如果是為了攝取多酚,為何不直接飲用橄欖葉的萃取精華呢?」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也值得好好回答。
✅ 為什麼不是直接喝橄欖葉萃取物,而是選擇高品質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來生飲?
1|來源不同:油 vs. 萃取液,活性物質與吸收方式截然不同
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 EVOO)來自橄欖果實的冷壓初榨,是完整食物的表現。它內含的多酚類物質(如 hydroxytyrosol、oleocanthal、oleuropein aglycone 等)大多與油脂結合,屬於脂溶性活性成分。
這些物質並非單獨存在,而是與天然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共存於油脂體系中,形成一種人體容易吸收且穩定存在的天然複合體。
而橄欖葉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是 oleuropein,屬於水溶性醣苷類,通常製成液體或膠囊型保健食品。雖然也有不錯的抗氧化潛力,但由於缺乏油脂介質,其生物可利用率與體內停留時間,遠不如油脂中的多酚穩定與實用。
2|食品 vs. 補充劑:吸收與代謝機制不同
人體對多酚類的吸收效果高度依賴「攝取方式」與「搭配介質」:
在油脂中存在的多酚,會因脂溶性結構而穩定吸收。
與維生素 E 一同作用時,更能發揮抗氧化協同效果。
相反地,以水劑或錠劑形式單獨攝取的橄欖葉萃取物,若無脂質輔助,往往容易被快速代謝排出,停留與作用時間較短。
所以,別只看成分表上的含量數據,還要看它能不能真的「被吸收」、「發揮作用」。
3|橄欖油的健康效益來自整體協同作用,而非單一高濃度指標
橄欖油的好處,從來不是來自某個單一多酚,而是來自一整個果實油脂組成的天然協奏曲: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
多酚類抗氧化物
維生素 E、植物固醇
微量酵素與芳香族醛類
這是一種完整、平衡的天然保健食物,而不是單一「刺激性分子」的快速補充。
真正的保健效果,往往是緩慢、日常、可持續的,而不是靠「濃度最高」這種行銷語來判斷的。
4|你想的是「高多酚」,但別忘了多酚也會在製程中消失
很多標榜「橄欖多酚濃縮液」、「100%橄欖多酚精華」的產品,實際來源與萃取方式多未公開詳述。
作為品油師我們要提醒:
只要進行過精煉、過度濃縮或不當萃取,
多酚這類天然活性物質非常容易降解或消散。
所謂的“百分百萃取”,請問你是怎麼保留它的?活性還存在嗎?
如果真有這麼高效、穩定、完全不損失的製程,我們樂見其成,但更多時候,這只是行銷話術堆疊出來的「濃度幻覺」。
5|健康選擇的根本,是「信任你吃進去的東西」
高品質 EVOO 的生飲文化,不只是為了數據與抗氧化而存在,它也代表著:
可追溯的原料來源
與農民、土地、風味的真實連結
每一口油都是「我知道它從哪裡來」的安全感
這不是補充劑可以取代的感受。
相較之下,橄欖葉萃取多為無味無香、來源模糊、缺乏文化連結的功能性產品,很難成為日常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6|消費者要有防衛感,別再被「健康感」包裝洗走判斷力
橄欖葉萃取本身並不是壞產品,但若它只是被作為:
偽裝成速效健康的行銷噱頭
用來收割消費焦慮的高價補充劑
模糊標示、過度宣稱、缺乏品管的粗糙產品
那麼,它帶來的不是健康,而是另一種「被操作的消費」。
現在買東西,要眼耳鼻舌身意全開,還不見得能全身而退。
這場資訊混戰中,能守住你健康主權的,只有你自己。
🔍 所以,油評師會怎麼回答你這個問題?
想要攝取真正有效、平衡且可持續的多酚,
就從一瓶有真實來源、無精製、未混調的特級初榨橄欖油開始。
如果我們在料理中使用其他種類的脂肪(根據使用量不同,有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那麼食用橄欖葉萃取物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維持均衡飲食並選擇高品質食材是非常重要的。膳食補充品,如維他命、蛋白質、鐵等,可能在某些健康問題上有所幫助:是否需要補充營養品,應交由醫師評估與建議。我們應該食用能自然提供身體所需有益成分的健康食物。
這不只是攝取營養,
而是用味覺、信任與知識去為自己的健康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