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

透過橄欖油各種分級以及關鍵的品鑑方式油評師教會你如何分辨橄欖油真偽
2025-07-02
by chic taste 曼時油評師觀點

什麼是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

油評師教你一文看懂「液體黃金」的真價值

🫒【什麼是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油評師教你一文看懂「液體黃金」的真價值】

你買的那一瓶橄欖油,真的來自橄欖果實嗎?
在琳瑯滿目的油品市場中,最常被誤用、甚至被過度包裝的詞之一,就是「特級初榨橄欖油(EVOO)」

作為推動高品質油品教育的品牌,我們想邀請你,重新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
它和一般橄欖油,甚至標榜健康的「植物油」,到底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

🌿 橄欖油不是一般植物油,它來自橄欖果實的生命力
橄欖油是從百分之百從橄欖果實第一道冷壓萃取而來,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天然酚類與多種抗氧化物。
因其色澤金黃透綠、風味細緻,被譽為「液體黃金」,更是地中海飲食的靈魂角色。
但你知道嗎?市售橄欖油其實分為很多種等級:

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
≦0.8% (嚴格來說, 以國際橄欖油競賽五大賞和世界橄欖油指南的標準來看, 質量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的酸價必須低於 ≦ 0.28 )

初榨橄欖油
≦2.0%

瑕疵初榨橄欖油 ≦3.3%

燈油 不建議食用>=3.3%

精製橄欖油 添加初榨油調和前不可以作為供應市場使用 ≦0.3%

調和橄欖油 ≦1.0%

精製橄欖粕油 添加初榨油調和前不可以作為供應市場使用≦0.3%

調和橄欖粕油 ≦1.0%

✅ 只有真正 100% 來自新鮮橄欖果實、未經高溫與化學處理的,
才能被稱為「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


🧪 酸價是關鍵:看不見的數字,決定你吃進去的品質
酸價(Acidity) 是判斷油品是否新鮮、是否氧化的重要指標。
當橄欖果實在採收後未能及時壓榨,或儲運過程有損傷、發酵,都可能導致油中的游離脂肪酸增加,使酸價升高。
📌 酸價越低 → 越新鮮、越穩定
📌 酸價越高 → 越容易劣化、營養與風味皆受損

根據國際標準:
* 特級初榨橄欖油 國幾橄欖理事會法規規範:酸價需低於 0.8%
* 台灣法規:酸價超過 2 mg KOH/g,視為變質,不可食用
* 但是橄欖油國際五大賞以及世界橄欖油指南要能夠獲得遴選的油品 : 酸價值需要低於 0.28%以下


🔬 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的製程,透明又嚴謹
✔ 採用健康、完整的橄欖果實
✔ 當日採收、當日冷壓,不經高溫破壞
✔ 全程無添加、無精製、無調和
✔ 酸價控制在 0.25% 以下
✔ 具備可追溯的品質報告與年度風味曲線紀錄

👃🏽 味蕾不會說謊:真油與假油的差別,喝一口就知道
我們常在品油課程中邀請消費者這麼做:
「請帶上你家中平常在用的橄欖油,來現場親自對比品嚐。
先喝一口對的油品樣本, 以來自五百位歐洲製油名家的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為樣品生飲,再喝你自己帶來的那瓶。
差異大到味蕾和嗅覺都無法忽略——即使你不是專業味蕾師,也能清楚辨別真假。」在感官教育面前,再多的廣告包裝都無法遮蓋一口油的真實風味。
這,就是曼時堅持推動「以風味驗證品質」的理由。

🧠 油評師的提醒:
一瓶油,不只是熱量來源,更是你每天攝取的脂質品質。
你手上這瓶油,是慢性發炎的引信,還是細胞修復的好幫手?
關鍵就在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來源與製程。
📌 果實油與果渣油、冷壓與精煉油,真的不能混為一談。

✅ 曼時教你5步驟挑選真正的EVOO:
1. 酸價 ≦ 0.25%,具備清楚的品質數據(如K232/K270/多酚含量)
2. 有標示果種、產地、採收年份、榨季,來源清楚可追溯
3. 包裝為深色玻璃瓶,避免光線與溫度氧化影響
4. 保存期限是一個坑, 標示三年的, 或是兩年但是對照採摘日期實際卻有三年的, 橄欖油賞味期限是 18 個月, 再加上6個月才是保存期限.
4. 標示上無模糊用詞如「精製」、「高油酸, 適合煎煮炒炸」、「調和油」
5. 品嚐時有是否乾淨果香、平衡的苦味與辛辣尾韻,無霉味或油耗味

🌟 曼時的承諾:
我們所引進的每一瓶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
皆通過歐洲產製者認證、國際感官評鑑、品質數據核對與來源追溯,
從壓榨工藝到風味曲線,皆由油評師把關,只為給你一瓶能放心喝的真正 EVOO。
因為我們相信:真正的好油,是味蕾能感受到的誠意與真相。

#油評師觀點 #果實特級初榨橄欖油
#酸價才是真正品質 #不要再相信標示就等於品質
#從味蕾看懂橄欖油 #橄欖油教育 #曼時ChicTaste
#液體黃金 #用風味驗證真相
看商品
0